在現(xiàn)在的設計中,種植池再也不是一個四方格子,各種凹造型都不在話下。我們先大致來看幾個例子。


這是張?zhí)凭坝^在阿那亞兒童農莊項目中設計的海星種植池
拾光公園/派瀾設計中,種植池不但起著保護植物的作用,還能與坐凳、水體、鋪裝等相互結合,形成特色景觀。

你能想到種植池也可以化身容器作為裝飾物嗎?復興外灘中心展示區(qū)/DDON笛東這個項目實現(xiàn)了。


在山水比德設計的盒中山水丨中國鐵建西安西派時代項目中,種植池成了高不可攀的樣子,成為“山”的化身,寓意橫看成嶺側成峰。



在石上純也的水上樂園中,種植池又以最原始的形態(tài)出現(xiàn),不用任何修飾,卻最驚艷,每年吸引著無數(shù)的人到訪參觀。



你看,還有這種模式,蘇州正榮美的春棲和庭?|MBDI英斯佛朗景觀中的應用。


以及現(xiàn)在出現(xiàn)的各種異型種植池,例如“漂浮群島” – 人行天橋設計?|坊城設計。
......
種植池花樣百出,更多模式大家可以自行探索,除了當配角,種植池難道就不能當主角了嗎?這才是我們今天的主題。



這里除了是一個公交車站的等候區(qū),還是一個聚會場所,異型樹池充當座椅,開花植物與喬木共同點綴景觀。
這是GREENBOX德國科隆花形廣場。

廣場臨街,既要有開合作用,還要有景觀效果,往往面積越小,設計越簡單,效果還要最好,是最難發(fā)揮的。
庭院內的花形種植池,與原本線性的建筑不僅形成有趣的對比,而且花壇邊緣也能提供就座功能,吸引人們駐足停留。



▼夜景


成為示范區(qū)的主角
“生命之源”,曼谷迷你示范區(qū) ,僅有 530㎡,項目的景觀空間由停車場區(qū)、中央庭院花園、后院展示區(qū)花園三部分組成。
從主入口進入建筑內部,有一條主走廊通向樣板房,旁邊是中央庭院花園。
▼建筑內部走廊?


▼夜晚時的走廊風光?


項目的主要景觀區(qū)域是中央庭院花園,面積約50㎡。我們在中央庭院花園中加入了“生命之源”的設計亮點,種植池的線條從這個區(qū)域開始,一直延伸到花園的各個部分。綠色從象征著“生命之源”的大樹下開始,像水滴一樣傳播灑落在地板上和墻壁上,使得顧客在建筑內部和樣板房展示區(qū)的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綠色的聯(lián)系。
▼中央庭院的生命之樹?




▼種植池線條細節(jié)



▼種植池一直延伸到花園的各個部分?



是不是很難想象,種植池還可以延伸,再不和諧的場地,設計師總有他的辦法。
但是無論何種形式,種植池始終是種植池,自然就有它的法則。

總結:種植池一般處理方式
硬質處理:硬質處理指使用硬質材料架空、鋪設樹池表面的方式。此方式又分為固定式和不固定式。傳統(tǒng)的鐵算子以及近年使用玻璃鋼算子、碎石礫粘合鋪裝等,均屬固定式。而用卵石、樹皮、陶粒覆蓋則屬于不固定式。
軟質處理:軟質處理是將低矮植物種植在樹池內,用于覆蓋樹池表面的方式。一般北方城市常用大葉黃楊、金葉女貞等灌木或冷季型草坪、麥冬類、白三葉等地被植物進行覆蓋。這種方式能增加綠地量,也經(jīng)濟簡便。
軟硬結合處理:軟硬結合指同時使用硬質材料和園林植物對樹池進行覆蓋的方式,如對樹池鋪設透空磚、嵌草磚等。